找到相关内容244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法的人间性及现实性践

    心没有的活动,没有有漏的疾病及  生死;身、心与环境互动──“随其心净,则国土净。”人人  能由学习佛法,清净圣慧眼,现观缘起性、无常性、有漏苦性  、无我性、无生性等,灭尽贪、嗔、痴;以无贪、...作为”, “没有漏的生、住、异、灭  ”,“没有漏的生、老、病、死”;所谓“涅槃”,  指示灭尽“一切有漏的惑染、、苦报”,并非“  灰身灭智”,如释尊在菩提树下即证完满的“般涅槃  ”。  2.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0746570.html
  • 佛教圣众因缘集(1)

    。”我们于日常言语中必须多加谨慎。(二)口业如山,最为可怕!中,口即占四种。佛经说:“造口业的人,将来会受到耕舌地狱的惨报。”口业可不慎乎?(三)如果有人在佛教中,搬弄僧、尼(出家人)的是非...不慎乎?(三)三宝门中福可求,但也容易造罪业。因为无知而不幸造诸,后来知错想要悔改的人,应立刻向佛前发露忏悔,即以四力忏悔,努力洗清业障之后,将来还是能够成就佛道。         、修福且缓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246678.html
  • 净土文摘(1)

    如果经济生活不宽裕,可以随便做一些工作,所谓“治生产,不碍圆宗”。为了生活而生产,是并不妨碍修圆融的佛法的,但不能犯;过去的不正确的知见,必须彻底扫除干净,一心念佛,也不要求义理解会。(...以净心为本。要净自心,第一先要戒根清净。因为身三、口四、意三,这,是三道的苦因。  持戒先须三清净,三清净了,那心也自然清净了。为什么呢?如果身不杀、盗、淫,身业就清净了;口不妄言、绮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846923.html
  •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

    种善业之中。“善业”与“”相对,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。属于身业的有三:不杀生、不偷窃、不淫邪;属于口业的有四: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口、不绮语;属于意业的有三:不贪欲、不嗔忿、不邪见。这种情况似乎可...Sogdern)。在塔里木地区不管哪里出现国家,它们总是以绿洲为中心,因为在那里的居民大多以农业或园艺为生,为此修建和保养水利灌溉设施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。任何对水利设施的忽视都会导致已开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5147098.html
  • 阿含概说(1)

    故作故」。「若有故作,我说彼必受其报,或现世受,或后世受。若不故作,我说此不受报」(中含相应思经)。所谓故作,就是身、口、意故作,必受苦报。不故作,就是身、口、意精进行善业,具足戒法。「...宿业,或根本改变宿业,转为善业。 第二神意论 (尊佑说)就是一切依于神的意志。无疑的,这是婆罗门教为中心,为当时神论者主张。把人世间一切现象都归于神的安排,不但人不能改变现前的环境,就是「若...

    东初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547204.html
  • 佛法的基本─四圣谛(1)

    ,Pali Text Society出版。同时可参见缘起经(Pratityamutpada Sutra)。  七、 为:杀生、偷盗与邪淫(身三);妄语、两舌、绮语与口(口四);贪欲、嗔恚和邪见...我们可以把法和第一层缘起的意义即因果相依关联起来。透过因果相依的角度加深理解缘起法性,我们就能承认接受“”的作用,也就是主宰人类行为的业力因果法则。这个法则解释了痛苦的经验是如何自、思想与行为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1.html
  • 佛法的基本─四圣谛(2)

    ,那么我们将可以更有效地遵行业报法则的教理。  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类型,佛教的经典将其整理为不善报。其中,身业有三,口业有四,意业有三。身体的三种为杀生、偷盗与邪淫;口(语言)的四种为妄语、两舌、口与绮语;意(心)的三种为贪欲、嗔恚与邪见。理想上,如果可能,一个佛法修行者应该过皆不做的生活,如果不能,那么至少也该尽量避免。“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”是佛教徒所了解的一种伦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2.html
  • 往生弥陀净土、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

    世间)到底有什么值得追求和贪恋?就是世间上所爱的一切,有求即得,终其究竟又有几项真实。   “信”是信佛陀的法语(经藏),看破人生,趋向佛道,皈依三宝。信“”是轮回生死的主因。信“四谛法”是解脱之...梦中所见。”   至于《观经》所说:“一生造作恶,应堕道,有人教你‘应称无量寿佛’,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念,‘称南无阿弥陀佛’。”此“称”即是“称念”,所以说“令声不绝”才是“念佛”。   ...

    常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148323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

    中的《佛说父母恩重经》、《善恶因果经》、《劝善经》、《大方华严品经》⑧等为代表的劝善疑伪经,都是借佛教经论向世俗宣传善恶果报从而化导民众的作品。如《善恶因果经》中,以善恶报应广列地狱诸苦,...苦都是的报应,如果世人执迷不悟,来生将难免堕入地狱、畜生、饿鬼三道,即便是转生为人,也将遭受种种苦难恶报:   杀生之罪之能令众生堕于地狱、畜生、饿鬼,若生人中得二重果报,一者短命,二者...

    王月清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148888.html
  • 大菩提乘(三)

      通过以上四个方式净化的戒行可分为两种,即止戒与行戒。  1. 止戒(止持戒)是不做佛陀和其它圣人所禁止的事,如果他们说道「这是错的,是不应做的,是应被禁止的。」因此不造杀生等是为止...。  、造五逆[6]者。  十一、痲疯患者。  十二、小于鹌鹑。  十三、生为「饥渴饿鬼」(khuppipasika peta)、「烧 渴饿鬼」(nijjhamatanhika peta)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4.html